贊助商鏈接 |
大王杜鵑介紹 大王杜鵑 (Rhododendron rex Levl.) 科屬:
杜鵑花科
別名: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小喬木,高3-7米;小枝粗壯,嫩時灰白色,被絨毛。葉革質(zhì),倒卵狀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4-8厘米,先端鈍,基部鈍圓,上面綠色。下面密被灰色至淡黃色絨毛,其上層毛被由碗形或鐘形杯狀毛組成,使毛被表面出現(xiàn)小凹穴;葉柄長4-4.5厘米,圓柱形,被灰色至淡黃色絨毛。傘形總狀花序圓球狀,頂生,有花20-30,總軸長2厘米,被絨毛;花梗長1.5-2厘米,被絨毛;花萼小,被絨毛,有8-9三角形裂齒;花冠筒狀鐘形,長5厘米,粉紅色至薔薇色,基部有深紫色斑,上部有色點,裂片8,邊緣有缺刻;雄蕊16,花絲基部有微毛;子房9-10室,被灰色絨毛,花柱無毛,蒴果長4厘米,粗1厘米,微彎,被易脫落的綜色粗毛。
分布與習性:
分布于云南景東、大姚、祿勸、巧家及四川西南部馬邊、石棉、冕寧、木里、鹽源、鹽邊、米易、會理、普格、金陽、雷波和美姑等地。
本種為亞熱帶高山常綠灌叢,分布區(qū)氣候溫涼,年平均溫不足10℃,最熱月平均溫約15℃,最冷月平均溫4℃,年降水量約1800毫米,云霧多,溫度大,年相對平均溫度在80%以上。土壤為黃棕壤-棕壤,土層較薄。大多生于海拔2500-3100米的亞高山針葉林、針闊混交林下或高山苔蘚杜鵑林和杜鵑灌叢中。針葉林以喜馬拉雅鐵杉Tsugadumosa(D.Don)Eichler或麗江云杉Picealikiangensis(Franch.)Prita.為主。苔蘚杜鵑林濕度特別大,迎風面形成風剪形林冠。杜鵑灌叢濕度較小,因地形等條件變化大呈零星分布。通常4-5月開花,花后從花序側方抽發(fā)新枝,10月果實成熟。
繁殖與栽培:
用種子繁殖。在秋季采收果實,置室內(nèi)通風處晾干,待果實榨裂,即可收集細小種子,貯存于室內(nèi)干燥處。次年早春播種于苗床或盆中,土壤宜用經(jīng)消毒后的腐殖質(zhì)土,播種后要用覆蓋極薄的細土;如果盆播,應將盆浸泡于水中,使水由盆底浸入盆內(nèi),或用細噴壺霧狀噴散,上蓋玻璃,置陰處或室內(nèi),約1個月即可發(fā)芽,一般發(fā)芽率可達50--70%。幼苗生長慢,忌陽光直射和干燥,當真葉長出2-3對時,可分苗移栽,仍置陰涼處。
應用:
本種系杜鵑屬中較為原始的種類,是研究該屬植物系統(tǒng)發(fā)育、進化等的寶貴種類,花色鮮艷奪目,為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是珍貴的種質(zhì)資源。
圖片:
杜鵑花科
別名: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小喬木,高3-7米;小枝粗壯,嫩時灰白色,被絨毛。葉革質(zhì),倒卵狀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4-8厘米,先端鈍,基部鈍圓,上面綠色。下面密被灰色至淡黃色絨毛,其上層毛被由碗形或鐘形杯狀毛組成,使毛被表面出現(xiàn)小凹穴;葉柄長4-4.5厘米,圓柱形,被灰色至淡黃色絨毛。傘形總狀花序圓球狀,頂生,有花20-30,總軸長2厘米,被絨毛;花梗長1.5-2厘米,被絨毛;花萼小,被絨毛,有8-9三角形裂齒;花冠筒狀鐘形,長5厘米,粉紅色至薔薇色,基部有深紫色斑,上部有色點,裂片8,邊緣有缺刻;雄蕊16,花絲基部有微毛;子房9-10室,被灰色絨毛,花柱無毛,蒴果長4厘米,粗1厘米,微彎,被易脫落的綜色粗毛。
分布與習性:
分布于云南景東、大姚、祿勸、巧家及四川西南部馬邊、石棉、冕寧、木里、鹽源、鹽邊、米易、會理、普格、金陽、雷波和美姑等地。
本種為亞熱帶高山常綠灌叢,分布區(qū)氣候溫涼,年平均溫不足10℃,最熱月平均溫約15℃,最冷月平均溫4℃,年降水量約1800毫米,云霧多,溫度大,年相對平均溫度在80%以上。土壤為黃棕壤-棕壤,土層較薄。大多生于海拔2500-3100米的亞高山針葉林、針闊混交林下或高山苔蘚杜鵑林和杜鵑灌叢中。針葉林以喜馬拉雅鐵杉Tsugadumosa(D.Don)Eichler或麗江云杉Picealikiangensis(Franch.)Prita.為主。苔蘚杜鵑林濕度特別大,迎風面形成風剪形林冠。杜鵑灌叢濕度較小,因地形等條件變化大呈零星分布。通常4-5月開花,花后從花序側方抽發(fā)新枝,10月果實成熟。
繁殖與栽培:
用種子繁殖。在秋季采收果實,置室內(nèi)通風處晾干,待果實榨裂,即可收集細小種子,貯存于室內(nèi)干燥處。次年早春播種于苗床或盆中,土壤宜用經(jīng)消毒后的腐殖質(zhì)土,播種后要用覆蓋極薄的細土;如果盆播,應將盆浸泡于水中,使水由盆底浸入盆內(nèi),或用細噴壺霧狀噴散,上蓋玻璃,置陰處或室內(nèi),約1個月即可發(fā)芽,一般發(fā)芽率可達50--70%。幼苗生長慢,忌陽光直射和干燥,當真葉長出2-3對時,可分苗移栽,仍置陰涼處。
應用:
本種系杜鵑屬中較為原始的種類,是研究該屬植物系統(tǒng)發(fā)育、進化等的寶貴種類,花色鮮艷奪目,為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是珍貴的種質(zhì)資源。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