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一、果農在建園時總是希望栽最新最好的品種。為滿足果農的這種求新心理,幾乎每家售苗單位都推出了自己選育的新品種,目前僅富士品種,就數以百計,都是所謂的“富士芽變品種”。芽變品種的區(qū)域性和氣候性特征,使得很多新品種在推廣種植后,表現出很多難以克服的缺點,不得不改接,甚至刨樹。
二、 部分果農在選購苗木時,過分追求奇特的新品種,越是新奇名字、洋名、果實奇特越感興趣,不經實地觀察,就大面積種植。如曾經熱炒到近百元一株的柱形蘋果,在炒作幾年后悄無聲息,但給種植的果農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有些奇異果品除非你能自己進行市場運作或訂單式種植,否則短期內難以有市場收購。
三、很多果農在選購苗木時,往往只看重當年哪個類型的品種銷售價格好,就選購哪個品種,而忽視了果樹種植周期性長的問題。因此選擇品種時一定要綜合考慮近3至5年的價格情況,分析該品種的遠期市場前景,再決定選購什么品種。
四、 一棵好的苗木,是由地下的砧木和地上的品種構成,不同的砧木類型,有不同的種植密度和立地條件。砧木的好壞,決定了定植后的苗木成活率和植株長勢,而果農往往只關注苗木品種,而忽視了砧木的純度,導致苗木定植成活率低、長勢偏弱或過旺,果園過稀或過密。盡可能選擇根系發(fā)達,側根數量多的苗木,避開直根系苗木。
五、 部分果農在選購苗木時,只注重看苗木的大小、高度和粗度等,往往忽略了苗木芽的質量,尤其是整形帶范圍內芽的質量,不注重觀察嫁接口愈合情況和苗木病害發(fā)生情況,導致苗木定植后病害發(fā)生嚴重,發(fā)芽晚。
六、很多果農在選擇品種苗木時,只是盲目聽從周邊朋友的觀點選擇購買苗木。未真正的自己思考過該選擇什么品種,忽視了自己果園和周邊朋友果園在立地環(huán)境、土壤質量狀況方面的差異。因此,果農應結合自己果園的土壤氣候特點,科學合理的選擇苗木砧木類型、種植模式等。
七、很多果農選擇品種時,過多的看重廣告效應,聽信廣告宣傳,或者相信某個品種在某個地區(qū)的表現,而忽略了氣候、土壤條件等引起的果品差異。因此,在選購苗木時,除了到苗木銷售企業(yè)指定的果園進行實地考察外,還要咨詢一下該品種在你果園所在地有沒有種植,植株長勢和果實表現怎么樣等等,多方面進行考察。
八、近年來,蘋果花葉病、銹果病等病毒病的發(fā)生呈逐年加重趨勢,感染病毒病的果園,樹勢衰退,產量下降,嚴重的果園只能進行刨樹清園,給果農造成的損失巨大。因此在選購苗木時,千萬不要只關注品種好壞,要選購植株長勢健壯、果實品質好的脫毒良種苗木;老齡重茬改造果園或土壤瘠薄的丘陵山地,更是要選擇脫毒苗木。
九、 近年來,很多果農為提高果園效益,減少了授粉品種的量,甚至不種植授粉品種。在花期溫度正常的年份,有壁蜂授粉,能滿足正常的授粉率和果園產量。但如果遇到花期溫度高或者大風天氣,花開的快,花期變短,如果果園內授粉樹不足,就會嚴重影響果園產量。同時,如果授粉樹充足,果形會比較端正,偏斜果率低。因此,在選購苗木時,必須配置一定比例的授粉品種,并注意授粉品種的科學搭配。
十、 很多果農習慣于入冬之前購苗,然后回家貯藏,開春后種植。但由于貯藏方法不對,造成苗木失水抽干或水分過高漚爛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因此,入冬之前購買的苗木一定要科學貯藏。苗木貯存要選擇地勢較高且平坦的地塊,土質為砂壤不要太粘,挖一條深30~40厘米的溝,將苗木在溝內單層擺好,苗木與地面角度45度左右,然后在苗上覆土,覆土厚度10~15厘米,依次擺放一層苗子覆一層土,最后一層苗覆土厚度為20cm,封凍前再加覆5厘米厚的土,苗木只露出梢部。成捆購買的苗木,一定要拆捆后放置,使每棵苗都能接觸到土。
目前,市場上有數以百計的蘋果新品種,名目混亂,真假難辨。果農朋友只能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盲目相信新品種,明白新品種不一定就是好品種,但也不應排斥新品種,要關注品種是否經過長期生產實踐檢驗,是否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特點,以及您的技術水平能否滿足該品種的高產優(yōu)質要求,多思考、多實地考察。果樹作為多年生作物,一旦選擇失敗,將會給您造成不必要的時間和金錢上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