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袁 麗
1 苗圃選擇
苗圃應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水源充足、背風向陽的地方。桃樹根系較淺,須根較多,喜歡疏松通氣的砂質(zhì)壤土或輕黏壤土。這類土壤理化性質(zhì)較好,透氣性、排(滲)水性較好,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在這類土壤上育出的砧木苗,根系較好,幼苗生長充實,成活率高,起苗時也比較容易。黏重的土壤只有經(jīng)過改良以后才可以作苗圃,如摻沙、摻土、多施有機肥等。避免選用重茬地(種植過桃樹或育過桃苗)作為苗圃,在重茬地育出的苗木,生長較弱,根系發(fā)育較差,側(cè)樹較少,易感染根結(jié)線蟲及細菌性根癌病 。
另外,苗圃應避免選在有檢疫病蟲害或病蟲害嚴重發(fā)生的地區(qū),以免造成病蟲害流行,給生產(chǎn)帶來嚴重損失。蔬菜、楊樹、泡桐、葡萄、柿、栗等的園地或苗圃地根癌病發(fā)生率較高,易傳染給桃樹,不宜選作桃苗圃;而種植過番茄、茄子、芹菜、西瓜等的地塊根結(jié)線蟲發(fā)生較多,也不宜選作桃苗圃。
2 整地
當苗圃地選定后,冬季年前土壤霜凍之后用中型拖拉機翻耕 1 次,年后再翻耕第 2 次,根據(jù)土壤肥力情況施入有機肥 15 t/hm 2 。在移植之前將地耙平、整好。橫向做壟,壟寬1.2 m 左右,兩邊做排水溝,中間留一條 0.6 m 寬的主操作道。
3 定植
整地后, 3 月下旬定植砧木苗,行距 25 cm 左右,株距10~15 cm ,邊定植邊澆水,種植密度 24 萬株 /hm 2 。
4 嫁接與“三當”苗培育
當年速生苗一般指當年播種、當年嫁接、當年出圃的苗木,因而也稱“三當”苗。“三當”育苗法是當今應用最廣的桃育苗方法,其技術已比較成熟,只要管理得當,當年出圃時可達到一級苗的標準。
4.1 接穗采集和貯存
4.1.1 采穗圃選擇。采穗圃應選擇品種純正(最好是已結(jié)果、已確認的品種)、樹勢健壯、無病蟲害(特別是檢疫病蟲害及病毒病等)的桃園。如果沒有十分把握,不要從未結(jié)果樹上采集接穗。近幾年,由于新品種不斷推出,苗木需求量較大,許多單位、個人競相育苗,有的甚至未從結(jié)果樹上采集接穗,造成品種純度較低,給生產(chǎn)造成嚴重損失。因此,購苗者最好從正規(guī)的育苗單位購種,雖然有時價格較高,但可以保證苗木純正,而且有較好的技術支持,避免了因此而帶來的損失。
4.1.2 接穗采集。確定需要采集接穗的品種及采穗圃后,即可開始采集接穗。一般可以采集樹冠外圍生長充實、芽飽滿、無病蟲害的當年生發(fā)育枝或長果枝,徒長枝稍差,而內(nèi)膛枝、下垂枝等由于營養(yǎng)條件較差,發(fā)育不良,芽欠飽滿,嫁接后往往萌發(fā)率較低或萌發(fā)后長勢較弱,不宜作為接穗使用 。
生長季節(jié)采集的接穗,采集后立即去葉,以減少水分蒸發(fā),避免枝條失水造成不離皮甚至芽失去生活力。葉片可以用剪刀剪去,也可以用指甲掐,帶小段葉柄,切忌直接用手將葉片拉扯掉,以免損傷接芽,也避免了嫁接后引起的萌芽率下降。
4.1.3 接穗保存及運輸。接穗最好能隨采隨用,否則就應妥善保存,以免因失水、高溫、水分過多等造成接芽生長力下降,萌芽率降低。采集好的接穗按 100 枝或 50 枝一捆扎好,并做好標記(如品種名、采集時間、地點等),放入濕潤的麻袋或塑料薄膜口袋(如果時間較長應注意通風),同時可以放入一些濕報紙或濕鋸末等保濕。有條件的可以將接穗放入溫度較低的地方保存,如冷庫、冰柜、深井等。接穗在保存及運輸過程中應防止因溫度過高而捂芽,有條件的可以選用空調(diào)車,以確保接穗新鮮。在搬運過程中要輕拿輕放,以減少對接穗的損傷。嫁接前如果枝條有輕度失水,可將枝條放在濕沙中埋一晝夜,但不要將枝條長時間放在水中。
4.2 嫁接
速生苗(“三當”苗)一般多在 5 月下旬至 6 月嫁接完成,如果砧木苗及接穗生長較好,還可以提前嫁接。嫁接過晚可能導致成苗質(zhì)量較差或發(fā)育不充實而致凍害。
嫁接是果樹生產(chǎn)中的一項重要技術,特別是在苗木繁育中。嫁接方法主要可分為芽接和枝接。凡是用 1 個芽片作接穗(芽)的稱為芽接;用具有 1 個芽或幾個芽的一段枝條作為接穗的叫枝接。芽接又可分為“丁”字形芽接、帶木質(zhì)芽接、方塊形芽接等,芽接的特點是操作簡便、接穗利用率較高、成活率較高。枝接可分為劈接、切接、舌接、插皮接等,枝接的操作較為復雜、成活率稍低,且接穗利用率不高,故應用較少,一般多用于早春嫁接或高接換頭時使用。枝接的枝條萌發(fā)后,生長勢強于芽接,當年生長量較大,并可形成較多花芽。下面介紹生產(chǎn)中常用的幾種嫁接方法。
4.2.1 帶木質(zhì)芽接法(嵌芽接)。芽接是以芽片為接穗的繁
殖方法,春季接穗和砧木不離皮,一般采用帶木質(zhì)部芽接帶木質(zhì)部芽接是常用、省工、成活率高、嫁接口愈合較好的一種芽接方法,各時期不論是否離皮均可以使用,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 切砧。選離地面 5~10 cm 、光滑、平整的部位,向下斜切一刀,長約 2 cm ,在下方呈 30° 角斜切到第 1 刀刀口底部,去掉。切砧時要注意嫁接刀一定要鋒利,最好一次用力,一刀削到位,這樣削出的面才平,嫁接后成活率較高。 ② 削芽。在芽的上方 0.8~1.0 cm 處向下斜切一刀,長 1.5~2.0 cm ,略短于切砧的長度,然后在芽的下方 0.5~0.8 cm 處向下呈30° 角斜切到第 1 刀刀口底部,取下芽片。削下的芽削面盡量要平,以便能較好地愈合,提高成活率。 ③ 插芽及綁縛。將削下的芽片放于切好的待嫁接部位上,芽略短。四周對齊,如果芽片較小可采取對齊一邊形成層的方法。若芽片大于切砧部位的大小,嫁接后一般不能成活。取長約 20 cm 、寬約1.5 cm 、有一定彈性的塑料條由接口下端向上端一圈壓一圈地把傷口包扎嚴實,最好打活結(jié),以便解綁。對于 6 月嫁接的速生苗,如果包嚴,要注意及時解綁 。
4.2.2 “丁”字形芽接(盾狀芽接)。該方法嫁接成活率高、操作簡便,但接穗及砧木都必須離皮才能操作,且接口處較毛糙,也是一種普遍采用的芽接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① 切砧。選距地面 5~10 cm 、平滑的部位橫切一刀,長 1 cm 左右,深度以切斷韌皮部、可剝開皮為度,然后在切口的中間向下垂直切一刀,長約 2 cm ,呈“丁”字形開口。 ② 削芽。選飽滿芽,在芽的上方 0.5 cm 處橫切一刀,長度約 0.8 cm ,深及木質(zhì)部,再在芽的下部 1 cm 處向上削至橫切口處,這時應帶有木質(zhì)部,即刀要削入木質(zhì)部。削好后,用拇指和食指推取下芽片,取芽時動作不可過大,以免傷及維管束及芽片。 ③ 插芽。用芽接刀把后部的薄片將砧木上“丁”字形開口兩側(cè)的皮剝開,使韌皮部和木質(zhì)部分離。將削好的芽片用拇指和食指捏著從“丁”字形開口處從上往下插入,芽片的上切口應與“丁”字形切口的上切口對齊,并緊密相接。其他同帶木質(zhì)芽接法 。
4.2.3 方塊形芽接。用專用芽接刀在砧木和接芽的上下、兩側(cè)各切一刀,取下芽片,將接穗的芽片貼在砧木切口處,用嫁接條綁嚴即可。該方法操作簡單,主要缺點是要使用專用工具。
方塊形芽接的芽接刀可以自己制作,將直徑為 2 cm 左右的木棍、竹棍或其他工具縱向平行劈開 2 刀,間距 0.6~0.8 cm ,將鋒利的裁紙刀片、單面刀片或刮胡刀片夾在劈開的縫里,用細鐵絲或結(jié)實的尼龍繩纏緊,以避免刀片活動即可。
4.3 “三當”苗管理
培育速生苗要在 1 年內(nèi)完成,早播種、早嫁接是培育成功的基礎,還需結(jié)合以下管理技術。
4.3.1 施足底肥。速生苗由于要當年出圃,因而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如果肥水條件跟不上,砧木生長較弱,到 6 月嫁接時達不到應有的粗度而不能嫁接,易造成培育失敗。因此,底肥要充足,除增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 15 t/hm 2 外,小苗成活后還應施磷肥、氮肥(碳酸氫銨),少量分次施用。
4.3.2 早播種,促使早發(fā)芽。選用發(fā)育飽滿的砧木種子,提早層積,也可對種子進行破殼及催芽處理,以提早播種。由于北方生長期短,可覆蓋地膜,以提高地溫,促進種子早發(fā)芽。
4.3.3 及時摘心。為促使砧木苗盡快生長,達到嫁接要求,待砧木苗長到 25 cm 時進行摘心處理,以促進加粗生長。對于母本園也要加強管理,促進生長,以使接芽盡快充實成熟,以利于嫁接。
4.3.4 盡早嫁接。經(jīng)過前面的措施,到 6 月初砧木苗基部距地面 10 cm 處粗度一般可達到 0.5~0.6 cm 或以上,此時即可嫁接,嫁接一般要在 6 月底完成。晚嫁接的苗木往往粗度、高度達不到要求,或者因木質(zhì)化程度不夠而在定植后生長較弱,甚至在冬季凍死。
4.3.5 晚剪砧,折梢以促進接芽生長。嫁接后一般 10 d 左右即可解綁,如果此時剪砧,由于葉片減少,樹體同化產(chǎn)物減少,影響砧木生長,易導致成苗生長較弱及成活率降低等。為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可于此時在接芽上方留 1~2 片葉將砧木折倒,待接芽萌發(fā)并長至 25~30 cm 時再剪砧。同時,要注意保護葉片,及時防治病蟲害,抹除嫁接口以下的萌蘗。
4.3.6 后期控制生長,促進木質(zhì)化。在嫁接后要加強管理,促進營養(yǎng)生長,適時澆水及施肥,施肥以氮肥為主。當幼苗長至 50~60 cm 時,可控制生長,適當控制澆水,少施氮肥或不施氮肥,以追施復合肥為主,使苗木加粗生長,增加木質(zhì)化程度,達到出圃要求。
進入 11 月,桃樹開始大量落葉,并逐漸進入休眠期。繁育苗木在落葉后即可出圃,不需要異地運輸?shù)囊部稍诖文昝葎忧俺銎。桃園完全落葉后要進行清園,清除枯枝落葉及雜草,包括桃園死角,并進行全園深翻,以減少病蟲害越冬場所,對控制次年病蟲害發(fā)生有重要意義。
5 苗木出圃與運輸
5.1 出圃標準和時間
苗木應達到地上部枝條健壯、成熟度好、芽飽滿、根系健全、須根多、無病蟲害等條件才可出圃。起苗在秋末苗木完全落葉至翌年春季樹液開始流動以前均可進行,嘉善地區(qū)一般在 12 月上旬至次年 2 月中下旬起苗,但冬季土壤封凍不利于起苗,應注意避開。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開始萌動之前進行。秋季起苗應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長后進行,此時根系正在生長,起苗后若能及時栽植,翌春能較早開始生長。春天起苗可減少假植程序。一般應盡量避免過早起苗,此時苗木尚未完全落葉,葉片養(yǎng)分也未完全回流,易導致苗木貯藏營養(yǎng)不足或未完全木質(zhì)化,且葉片較多導致蒸發(fā)量過大,再加上秋冬季多風干旱,易造成苗木失水,成活率下降或死亡。
5.2 出圃方法
起苗深度要根據(jù)桃樹的根系分布規(guī)律而定,宜深不宜淺,過淺易傷根。若起出的苗根系少,宜導致栽后成活率低或生長弱,故應盡量減少傷根。應做到遠起遠挖,一般要從苗旁15~20 cm 處深刨,苗木主側(cè)根長度至少保持 15~20 cm ,注意不要損傷苗木皮層和芽眼。對于過長的主根和側(cè)根,因不便掘起可以切斷,切忌用手攏苗。
起苗前圃地要澆水。因為冬春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結(jié),起苗較困難。最好在起苗前 4~5 d 給圃地澆水,使苗木在圃內(nèi)吸足肥水,有較豐足的營養(yǎng)儲備,又能保證苗木根系完整,增強苗木抗御干旱的能力。
苗木起出后,要對傷根和多余的須根進行適當修剪,要保證根系的數(shù)量、長度、粗度都達到要求。
5.3 分級
為了保證栽后整齊及生長均勻,起苗后應立即在背風處分級,標記品種名稱,嚴防混雜。苗木分級的基本原則是:必須品種純正,砧木類型一致,地上部分枝條充實,芽體飽滿,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根系發(fā)達,須根多、斷根少,無嚴重病蟲害及機械損傷,嫁接口愈合良好。將分級后的各級苗木,分別按 20 株或 50株、 100 株一捆成捆,便于統(tǒng)計、出售、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