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在城市綠化建設中,為使新建綠地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達到較好的景觀效果,植物栽種的密度往往較大。隨著植物的生長,冠幅不斷擴大,空間不足的問題日漸突出,個體競爭日趨激烈。部分生長慢的植物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為確保植物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在日常養(yǎng)護過程中要根據(jù)植物的生長狀況,以清除部分植株的方式,對密度進行合理的調控。
在日常養(yǎng)護過程中,可從以下幾方面綜合判斷綠地中植株的密度是否合理。
【一】基本要求:通過密度調控,改善綠地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對觀花植物,要通過密度調控清除植株間的惡性競爭,使保留下來的植物得到更加充足的陽光、水分和養(yǎng)分,從而改善長勢并促進開花。
【二】光照:如果陽光可以透過植物的枝葉隱隱約約照射到地面,則為合理密度;如果植物的枝葉米不透光,則為過密;如果陽光大面積照射到地面,則為過疏。
【三】被壓木:就喬木而言,如果沒有被壓木,則為合理密度;如果有大量被壓木,則為過密。
【四】死苗:如果在片植或籬植灌木中枯死的植株極少,則為合理密度;如果有大量枯死的植株,則為過密。
【五】病蟲害:如果植物病蟲害極少發(fā)生,則為合理密度;如果經(jīng)常發(fā)生嚴重的病蟲害,則為過密。